第三百五十八章 开发投影,定标欲发 (第2/2页)
“还有追逐虎豹,深入狼群,埋在虎狼脖子里,嗅其天赋气息,遇到气味好闻的树木,就像看到百年爱侣般,不肯松手。”
“但是后来,大家也都知道,要渐渐注重仪态了。”
“你要是老去点这些孩子,估计还会让人有些不安,觉得是不是自己过于放肆,这就不利于发挥天性了。”
苏寒山微笑道:“我懂的。”
我当然懂了,祖师你根本就是想看戏吧。
话说回来,当初刚把大伙召集过来的时候,大家还都有些肩负重大使命,或者为了赚钱糊口那般的庄重感。
但是现在,大伙完全适用了跨界投影这种身躯,确实是越来越活泼了,只怕将来还有继续放大活力的趋势。
这样也好,目前跨界投影虽然才只有百万余众,但他们这个势头,越来越能把当地文明盘活起来了。
时间,有时候可以过得很快。
距离苏寒山镇压天工洞幽六位大神官的那一日,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的时间。
世界各地的局势,都是一片向好,天心意志的动荡感,被平复得越来越多。
苏寒山人虽然坐在这里,实则四大元丹,都探入天心之中,周游运转,酝酿第五枚元丹概念。
每一次,那些动荡干涉,有反扑的迹象,第五枚还算不上成型的丹丸,就会闪烁明灭着,主动冲撞过去,第一时间将之撞散,也为自身带来磨砺。
“焉有虬龙,负熊以游?”
苏寒山想起自己酝酿的几枚元丹,实则都是在玄阴龙种的基础上,加上自己前世感怀,那种灵魂深处的文化烙印,作为灵感。
焉有虬龙,负熊以游,是屈原《天问》中的一句。
表面是说,神话中有一种虬龙,据传还在幼年,身体只有一尺长的时候,就已经能够负起沉重的熊罴,自由嬉戏。
实际上,楚国国君就是熊氏,苏寒山随意的发散思维,觉得这熊罴,也可以是指代国运。
屈原心怀家国,举目问天,焉有虬龙?
也是在感叹,世上要到哪里去找那样的神物,以幼弱之身,就能够背负起国运之重。
因此苏寒山,采用虬龙之丹,去正面承受一次次的反扑,以最坚实的姿态,助天心,定天下。
“祖师,我这段时间在修行的同时,也在运转天心共生之法,只怕一旦铸成第五枚元丹,就是天心共生之法,彻底运转起来的时候。”
“本维度跟其他维度之间的接壤趋势,会得到遏制。”
苏寒山说道,“我要看看天球中心维度,到底是什么模样,最好要抓紧那一刹那的机会,往那边投递一些联系。”
“但众多维度之中,究竟怎么才能保证,我投递出去的联系落在那个维度,祖师可有妙法?”
天球交汇、多维度重叠,这个现象非常微妙。
七代祖师神游诸界,本来就是观摩诸界法度,试图印证推算出渊界人间的幽秘玄奥,但一直收效甚微。
这回虽然没能直接进入界内,反而倒是感觉,收获还大了一点。
但是没能进入界内,他的视角,基本只能在苏寒山附近游荡。
对于前往天球中心维度探查这件事,不但苏寒山有极大的好奇心,七代祖师也颇有期许。
“你这一维度天心渐定,我放宽视野,观摩时空弧度,推算外面各个维度濒临接壤的压力情况,追根溯源,推导出压力交织点最多的一处,就该是那天球交汇中心所在。”
七代祖师说道,“但这里面种种细节,至少要对时空间的力量皆有感悟,事先说给你听,也难讲透。”
“等你第五枚元丹铸成之际,我直接指点你动手。”
苏寒山点点头,笑道:“那祖师准备好了吗?”
七代祖师微讶:“我这边随时都可以,不过你的第五枚丹,分明还差了一点火候。”
“天心之中,已经没有可以磨砺到虬龙的东西,剩下如果硬靠时间,慢慢消磨,我也有些无聊,所以我准备自己给它加把火。”
苏寒山笑盈盈的说道,“虬龙龙身无鳞,代表的是磨练到了极点,因坚固至极,才力大无穷。”
“既然求坚固,总不能只扛得住压力,扛不住拉力吧,我给它来一波揠苗助长,做最后一波磨励!”
这还是从泥人咬剑擎天灯上,得来的一点灵感。
泥人擎天灯,看似免除了武者自己设法冲关,受到劫数困扰的那一步,实际上,却是用揠苗助长这个过程,代替了原本的劫数。
原本大约可以算是,硬等积蓄充足,却很可能冲错,路数稍有偏差,就是千古之恨。
有了擎天灯相助,把体力积蓄化为找路能力,找对路数的可能性要大些,却很可能冲到半途,就力竭而死。
苏寒山说干就干,天空中四枚元丹骤然浮现,中间一团檀红色光晕,虽然亮度还有些不稳,质感却坚固无比。
当苏寒山抬眼看去,缓缓的举起右手,推向那团光晕,几乎有一种类似大慈灭相的感觉,被他轰向自己的元丹雏形。
天工洞幽的六大神官,这几个月来,也已经被他磨灭。
大慈灭相这一招,此刻意境之强,又连增数分,何其可怖。
那团光晕被一冲之下,变化成龙形,有角无鳞,但正因为没有鳞片,没有任何缝隙可言,龙身的坚固感,远比龙鳞还要强悍。
但最引人注目的,是虬龙蜿蜒游动之后,回顾而来的眸子。
紫檀龙髯,暗金双眸,即使正在受到大慈灭相的影响,那双眸子,似乎也找不出半点颤动变色。
坚定到了极点,坚固到了极点。
当龙睛质感,也彻底稳固,虬龙一游身,四爪分别按住四颗元丹,力量沸腾。
龙吟声轰鸣浩荡,直入天心。
苏寒山站在井边,单掌向天,宛如一掌托起了丹与龙。
天心共生,正式成型,七代祖师激赏的声音,同步传来。
苏寒山周围的空间,被按压出条条波纹,长短不一,纵横交错,仿佛是一幅庞然难以想象的地理图,大而化之,疏而不漏。
最初看起来,还像是一面长幅画卷,环绕在苏寒山身边。
但很快,这个画面就越来越立体,越来越有深度,用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,向更深处交错推演。
天地至远,似有潮汐起伏,说不清是在呼应这个推演过程,还是推演的过程,刚好采用潮汐的韵律。
苏寒山目光微转,追随着这个推演过程,看到了位于尽头处,交错痕迹最密的一点明光。